买自己熟悉的股票,什么才是熟悉

“神奇小子”彼得林奇,是史上最成功的投资人之一。

他管理麦哲伦基金所创造的奇迹,至今为人津津乐道。

从1977年到1990年,在他执掌该基金的短短13年间,麦哲伦基金是有史以来最赚钱的

如果你在1977年投资该基金1万美元,在1990年取出时已变为27.4万美元,年化回报率高达29%。

在他的知名畅销书《彼得林奇的投资哲学》中,彼得林奇介绍了诸多投资心法。

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彼得林奇说买熟悉的股票,在生活中就可以发现10倍股:

你日常生活的环境正是你寻找“10倍股”的最佳地方。从你家附近开始,如果找不到,就到大型购物中心去找,特别是到工作的地方去找。

他还举了一个自己从太太穿的丝袜发现大牛股的真实案例:

林奇发现太太总是穿同一品牌的丝袜,于是问丝袜难道还有什么不同吗?太太答这个品牌的丝袜就是比别家好。

于是林奇跑到超市去,看到收银台前大量排着的长队上,的确有很多推着装有这个品牌丝袜的购物车。

彼得林奇马上按照惯例对这家公司进行了研究分析,发现这是一家新上市且非常优质的公司,无论是利润还是销售都位列行业前茅,且后市增长强劲。

同时,林奇也买了大量的这个品牌丝袜和其他品牌丝袜,分给女同事们对比试用。得到的反馈是的确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品牌的丝袜。

于是,林奇果断购入这家丝袜公司的股票,这只大牛股最后也确实给林奇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。

这个故事加强了很多投资者的信仰,投资身边熟悉的公司。

但面馆今天要较真的点是,我们真的理解什么是林奇所说的“熟悉”吗

误区一:熟悉就是自己日常信赖的产品和服务

通常,绝大多数人对熟悉的直观理解,当然是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产品和服务,比如自己日常购买过的食品和饮料,喜爱的数码产品、用过的银行、去过的商场等等。

通过这些直观的亲身体验,总会归纳出或多或少的认知判断,从而得出对背后公司的“熟悉”感。而这些熟悉感,往往也会指导自己对投资标的选择。

比如,出于对某种白酒的喜爱、对某银行服务的良好印象等原因、或者对某热播电影的欣赏,购买其背后公司的股票。

相较于完全不理解的公司,这些有实际感官体验的“熟悉”公司,的确算是对其基本面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。

但仅仅基于对其产品和服务的表面印象,并不能够作为指导投资的依据。

因为,只看表面的产品和服务,不足以了解背后公司经营的情况,也无法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明确的判断。

也就是说,对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的判断,仅从当下的感官体验是不够的。

误区二:熟悉就是信任的朋友推荐的公司

这也是通常对“熟悉”的另外一种认知,相信身边熟悉的人。

很多小伙伴相信身边高人的推荐,认为他们掌握的“小道消息”有很大价值。

确实,即使再有效的市场,信息优势在投资中也是有价值的。

但问题是,在肯定这些“小道消息”的价值之前,有没有向对方求证过信息的来源,以及在传播路径上已经扩散了多久?

相信熟悉的人固然没错,但对于所谓的“小道消息”:

首先,需要确认其真实性。究竟是确有其事,还是人云也云,甚至无法追溯其来源。

其次,信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及时性上。当新的重要信息出现时,优秀的投资者和机构会迅速采取行动。行动滞后,信息带来的价值洼地就会丧失,从而失去意义。

所以,相信熟悉的人,绝大多数时候也是不灵的

误区三:熟悉就是自己所在的公司和行业

如果熟悉的人传递的信息往往是错误或者滞后的,相信自己的一手消息总是没错了吧?

相信每个人都对自己所在的公司或者行业很熟悉,也认为自己对这个领域的认知更为专业。

由于沉浸在自己所在的公司和行业中,总会看到这个领域里乐观的机会。

再加上自己在这个领域的亲力亲为,大部分业内人士尤其是企业高管,都认为自己公司的股价被市场低估。

而且,由于自己处于该领域的第一线,所以会自信的认为自己有信息优势,足以更灵敏的抵御自己公司股票的波动风险。

这种满满的尽在掌握的控制感,完全就是“熟悉”嘛。

举一个面馆跑堂身边真实的案例,有一个朋友是某美国上市的培训机构早期员工(对,就是你知道的那家)。

公司上市时,这个朋友拿到了不少的股票。后来在持有了很短的几年内,他就分批次出清了所有的股票。后来的故事想必大家已经猜到,这是一支到今天都还热度不减的十倍成长股。

为什么局内人那么早就出清呢?

原因是内部人能看到更多的细节,工作中总会发现公司管理的各种不足,以及从自身工作岗位感受到的缺陷。

这样的故事不胜其举。

所谓对自己公司和行业的熟悉,问题在于从投资的角度看,市场大多数人是否会跟这种局内人的“熟悉”认知相匹配?

结语

那么究竟林奇是怎么样做到“熟悉”的呢?

回到开始的故事,林奇并非基于身边女性群体对丝袜的热爱就做出投资的判断,还有从专业角度对公司的研究分析

也就是说,“熟悉”只是发现潜在投资公司的一种方式,而从投资角度审视这些潜在公司的价值,才是林奇做出买这些熟悉公司的股票的依据。

所谓熟悉不熟悉,首先是自己对相关公司有深入分析,得出内在价值的判断

而更为重要的是,要考虑自己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判断逻辑,是否能被市场接受,终会成为市场共同的认知,从而在该公司的股价上得到体现。

美股开户,登入查看优惠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tiger trade » 买自己熟悉的股票,什么才是熟悉

相关推荐

    暂无内容!

Tiger Brokers

One Account For Global Markets

SIGN UP